如何回答「為什麼想換工作」與「為什麼想離開前公司」

2022年10月25日

💎 加入 E+ 成長計畫 與超過 300+ 位軟體工程師一同在社群中成長,並且獲得更多的軟體工程學習資源

如何回答「為什麼想換工作」與「為什麼想離開前公司」

在換新工作時,最前面的 HR 關卡,很常問「為什麼想換工作?」。這個問題有幾個變化的問法,例如「為什麼想離職? 為什麼想離開現在待的公司?」。之所以問這問題,是因為 HR 也不想要花了大筆的招募成本,結果招進來的人選過沒多久也離職。所以 HR 需要透過問題來釐清,確保候選人與公司足夠適切,不會進來沒多久又走了。

試想,如果一個候選人離職原因是因為被 PIP,又或者是因為跟同事發生衝突,HR 的角度肯定是會想要避免這種狀況發生在他們公司。又或者,假如一個候選人沒辦法接受某類公司文化而離職 (例如新創公司的快速迭代文化),那 HR 也需要在他負責的關卡去協助把關。有了從 HR 角度的理解後,我們一起來看可以如何回答這問題。

不要批評前公司

被問到這個問題時,切記不要從負向角度出發,不要批評前公司。如果你現在如果批評前公司,HR 角度會想「這個候選人未來會不會也在外說我們公司的壞話」。畢竟僱主品牌經營是 HR 的重點工作之一,為了維護公司的品牌形象,HR 肯定不會想要招募一個會在外批評公司的候選人進來。

這裡要釐清一個點,不要批評是指不要用負向的角度敘述;同一個觀點可以換成用正向的角度描述。舉例來說,與其說「前公司就是爛,團隊亂成一團又動得很慢,所以我想離開」這類沒有實質建設的話。假如是從給予回饋的角度來看,可以改成「先前我利用下班時間去上了敏捷開發的課程,我很嚮往導入敏捷精神的團隊。透過有效方法,團隊不僅有序也有效率。我看到貴公司的開發團隊很強調敏捷,這是我先前待的團隊所沒有的,也是我想要加入貴公司的主要原因」。

常見的換工作理由

假如你想不到可以怎麼比較正向地描述你換工作的理由,這邊提供一些思考點。

從契合度切入

  • 假如前公司是大公司,可以說「我嚮往新創公司的文化,我想要在更快速的步調、想要有更大的個人影響力,不想繼續在大公司當小螺絲釘」。
  • 假如前公司是新創公司,可以說「我想在更有規劃與組織性的環境,也想做更大規模的產品」。
  • 假如你很喜歡求職公司的文化,可以特別針對你喜歡的文化多講一些,例如「我特別認同 Amazon 的 bias for actions 這個原則,相比起要經過層層關卡批准的環境,我更喜歡能夠將點子實踐並且實驗的地方,這也是我想換工作以及想加入 Amazon 的原因」。

從學習角度切入

  • 如果過去工作比較一成不變,可以說「在前一份工作,我已經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做熟悉的業務,個人成長開始停滯,我想要跳脫舒適圈」。
  • 如果想要專精某個領域,可以說「在前一份工作,因為是做全端開發,所以我有部分時間還是要做後端的開發;然而因為我真的太熱愛前端了,想要專職在前端。因為前公司的組織編制不予許,所以我想要到外面尋求的機會,讓自己能更專精於前端」。

從個人職涯發展的角度

  • 假如你有用該公司的產品,可以說「我是 XXX 產品的使用者,我真的很喜歡這個產品,所以如果能夠成為打造這個產品的一份子,那將一份夢寐以求的工作」。
  • 假如是海外求職,可以說「我想要到更國際化的環境」。
  • 假如過去是在比較卷的環境,可以說「在這個階段的職涯,我想要追求更好的生活平衡 (WLB)」。

範例

以下的例子設定為求職者原本在台灣的小型軟體公司,求職歐洲的國際大公司。

「我在目前的公司任職將近兩年,過去半年比較明顯感覺到自己在做的事情都是已經很熟悉的事,已經不像兩年前剛入職時每天都覺得有成長與學習。我試著分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停滯感,我發現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是跟公司的產品走向有關。因為現在待的公司將市場鎖定於台灣,我覺得這沒有什麼不好,畢竟台灣的市場本身就可以讓一間公司經營的很好。

然而,對於軟體工程師來說,做一個十萬用戶的產品跟一個上億用戶的產品,是截然不同的挑戰。即使是同樣的功能,當用戶數量變大時,會有非常多的細節需要照顧到。然而,在我現在的工作,沒辦法讓我有機會面規模化的挑戰。雖然現職公司的氣氛很好、營運也沒有問題,但我希望在自己的職涯上有更進一步的突破,我覺得如果持續待在現在的舒適圈中,幾年後回頭看自己一定會後悔。

這也是為什麼我想要申請 XXX 的原因。我先前有看過 XXX 的技術部落格,裡面分享到規模化時的技術挑戰,我覺得那是非常有趣的問題,也是我想要花時間去深入研究與解決的問題。我希望我能加入這樣的團隊,讓自己的職涯能重新充滿挑戰與成長。」

🧵 如果你想收到最即時的內容更新,可以在 FacebookInstagram 上追蹤我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