拿到 offer 後談薪水 — 讓我多談 35% 的談薪筆記

2023年9月1日

💎 加入 E+ 成長計畫 與超過 300+ 位軟體工程師一同在社群中成長,並且獲得更多的軟體工程學習資源

前陣子拿到人生第一個 FAANG 的工程師 offer,算是轉職軟體工程師後的一個小小里程碑 (有興趣了解面試過程的人可以看這篇)。如同所有的大廠面試心得提到的,拿到招募員開的薪水後,即使覺得很滿意,也千萬不要馬上答應,因為第一次拿到的薪水絕對是該工作職位的低價 (俗稱 lowball)。

因為先前我在面試其他大廠時,招募員開出的薪水已經比我預期的還高,我就很弱地完全沒有談,直接跟招募員說這個待遇有達到我的預期。事後回想起來,覺得自己完全是負面教材。因此在拿到我人生的第一個 FAANG 的工作機會時,我就決定在跟招募員的 offer call 時絕對不能馬上說滿意,一定要談。

不過該怎麼談薪呢? 我在轉職軟體工程師後,做過的兩份工作都是在小公司,所以都沒有談薪的經驗,所以為了這次的談薪,花了不少時間上網讀各種文章。最後我也成功談到比最初拿到的數字,整包再高 35% 的薪水。一般來說,努力工作一年要加薪 35% 都很困難。我花在研究如何談薪、實際跟招募員交涉的時間,加起來大概二三十小時,但是獲得的比努力拼一年的加薪幅度還高,只能說談薪談得好,幾乎是投資報酬率最高的一件事。

這篇文章將分享我在網上讀到覺得受用的概念,以及我如何運用這些概念來談薪。假如妳/你也正在大廠面試的談薪階段,或許能參考看看 (備註:這篇文章談的不一定適用所有類型的公司,因為很多公司是不給談薪的,只是軟體大廠基本上是可談,所以端看讀者您面對的公司,閱讀後還請自行斟酌)。

心態建立

很多人可能過去從來沒談過薪水,因此會擔心假如談了薪水,會不會對方最後決定不錄取自己? 如果談薪的對象是大廠,這個問題一般情況基本上不用擔心 (如果是不景氣或產業普遍招募凍結等狀況則例外)。

大廠在招募一個人要投入非常大的成本,以我這次的 FAANG 面試來說,總共五關的面試,加上後面跟不同組的用人主管聊,然後過程中跟招募員的各種來回,這些時間都是大廠花在招募上的成本。而大廠通常錄取率不高,所以可能是花數百小時的人力才發出一個 offer,因此大廠發出 offer 表示他們真的很想這個人,因此在發出 offer 後,話語權就會轉到申請者這邊。這也是為什麼業界普遍都會說,拿到 offer 後一定要談薪,不談吃虧的一定是自己。

然而,即使知道話語權在自己這邊,如果過去沒有談過薪水的經驗,要開口談薪水還是有一定的困難度。如上面提到,我自己在第一次拿到大廠 (非 FAANG) 時,也是弱弱地直接說滿意薪水。我覺得要克服這個恐懼最有效的方法,是要有足夠的底氣。底氣的來源可能有幾種,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,最有效的方式是「即使沒這個 offer 我也不擔心」的心態,因為不擔心,所以敢開口談。

而要讓自己不擔心有幾個做法,一個是不要裸辭找工作,只要自己還有工作,最差的狀況就是現在這份工作當備案;而另一個有效的方式,就是手上同時有多個 offers。雖然找工作很累,但同時面試多間公司、同時有多個 offers,可以非常有效地讓自己不擔心失去某個 offers。以我第一次跟 FAANG 公司的談薪,因為在那時有前一週拿到的非 FAANG 大廠的 offer,而且數字是比較高的,所以我那時就真的沒那麼擔心,因為就算跟 FAANG 談薪水沒談好,還是有那個很不錯的非 FAANG 大廠可以去。

功課要作足

基本上在 offer letter 上面都會有拿到的職等,以及拿到待遇,通常會包含底薪 (base)、股票 (RSU),以及簽約金 (sign-on bonus),這些的加總就會是總待遇 (也就是 Blind 上面俗稱的 TC)。有了 TC 後建議一定要去兩個地方做功課,一個是 levels.fyi ,另一個是 Blind;然後用公司與地點做查詢 (因為即使同公司,不同地區的辦公室也會有不同薪資行情)。

以我首次拿到的 Amazon 倫敦辦公室的 offer 來說,我在 Blind 上有看到很多人也拿到很相似的初次 offer,然後當他們問這個 offer 數字如何時,下面一票都是強烈建議他們要談薪。然後也有看到跟我同職等但 TC 高了近百萬台幣的 offer,這時也看到下面一票推文說這在 Amazon 倫敦是很不錯的 TC。而在 levels.fyi 也是一樣可以看到同個職等、開發經驗,高可以高到多少。

因為招募員一定會講得天花亂墜,說什麼這個待遇在該地區是很好的待遇,或說他已經盡力幫忙爭取了;只是假如你看到自己拿到的 TC 很明顯比起網路上回報的是 low ball,那就千萬不要被這些話術給套得直接答應。

不要掀底牌

在談薪水過程,招募員幾乎一定會問「什麼數字會讓你接受這個 offer」,這時千萬不要直接說出那個數字,一定要先讓對方出價。只要一掀開底牌的那個當下,你能談到的最高數字,上限幾乎會底定就會是你攤開的底牌。保住自己的提牌,才有可能讓對方開出比你預期還高的薪水。當被問到預期多少數字時,可試著反問對方該職位與職等最高可以開到什麼範圍,然後藉此評估這是否在自己的理想區間。

不掀自己的底牌,但如果你手中有其他牌可以打的話,是可以多加利用的。在 Farewell, App Academy. Hello, Airbnb. (Part II) 一篇文章中,作者分享他如何透過手中的多個 offers,來跟不同公司談,我覺得非常值得一讀。

還不能馬上答應 offer 不是因為不滿意,而是…

在經典文章 Ten Rules for Negotiating a Job Offer 裡面有提到不要成為決策者 (Don’t be the decision-maker) 這個概念。這是只說,當被招募員問說「假如開到這樣的 offer,你會不會接受這個 offer」時,要讓對方知道,你還沒辦法做決定。而你之所以沒辦法做決定,是因為你還需要跟自己的重要他人做討論。

我自己會把這個觀念重新理解成「還不能馬上答應 offer 不是因為不滿意,而是…」。這邊的「而是…」可以帶入任何不是你能掌控,但又真的是有難處的點。例如在這篇作者在考量到如果全家搬去新加坡另一半要辭職等因素,沒辦法接受過低的薪資開價,最後公司也表示願意再談,然後開到符合預期的薪資。又或者這篇作者提到,當時他跟用人主管提到「我真的很抱歉,很抱歉我必須這麼在意薪資。我對這一組真的很喜歡,但因為我身上還有學生貸款,我也希望可以趕快還清,才會對薪水那麼在意。」

透過這個方式,把談薪水的另一方,拉攏成為自己的夥伴,一起幫忙面對不可抗力的第三方 (家庭因素、學貸因素等等等)。我自己覺得搬出這種不可抗力的原因,然後把自己弱化成有難處的人,可以讓自己更柔軟地應對招募員的攻勢。以我自己來說,我就清楚地讓招募員知道「我很感謝你幫忙多爭取了更好的待遇,但是我之所以沒辦法馬上做決定,是因為有家庭這個因素要考量,而不是我不滿意這個待遇」。當我跟招募員談到這點時,他就回說他明白我的這個考量,他會再回去幫我爭取看看。

小結 — 態度要誠懇

網路上跟大廠談薪水的文章有很多,以上這些是我讀完非常多篇、親身使用過後覺得最有幫助的心法。在上面這些技巧與心法之餘,更重要的是態度要誠懇。即使你手上有其他 offer 讓你底氣十足,在過程中還是要保持謙卑的心,並展現出你真的想加入這間公司,這會讓招募員更願意協助你爭取更好的待遇。最後下面附上幾篇我覺得很推薦的談薪文章,也祝大家除了拿到理想 offer,也能談到好薪水。

必讀的談薪水文章

🧵 如果你想收到最即時的內容更新,可以在 FacebookInstagram 上追蹤我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