歐洲求職經驗談 — 為何我沒申請碩士
2023年12月20日
最近收到讀者來訊,詢問關於歐洲求職相關的問題。由於讀者與我的背景很相近,都是在台灣出生長大,沒有其他國家的公民或永居,以及在思考申請歐洲工作時,也同時思考要不要去讀個碩士,讓自己畢業後可以留在當地有利於申請。
由於我自己在來新加坡前,待過德國與荷蘭的公司,先前也拿到在英國公司的 offer,這些都有提供辦理簽證、幫忙 relocation,所以剛好能透過我的經驗來分享。以下為相對主觀的觀點,所以不必然適用於所有人,大家可以針對自己的狀況與情境來判斷。
我個人的當時考慮到歐洲讀碩士,但最後沒有申請,而是直接找到在歐洲的工作。會考慮歐洲的碩士是因為學費比較便宜 (相對美國來說),加上當時看到歐洲的工作簽證比起美國相對容易申請,相對不用擔心留學完沒抽到簽證所以沒能留下來的問題。另外就是先前一直聽人分享,說歐洲相對工作生活平衡比較好,更符合我理想的樣貌。
但是最後為何我沒有申請碩士呢? 因為看到不少人是直接投遞歐洲工作的職缺,然後也很順利錄取,並獲得簽證辦理、搬家等協助。在權衡下,由於我不是特別喜歡讀書,比較偏好工作,以及從工作中去學習與成長;加上即使歐洲學費相對便宜,但還是一筆錢,同時在讀研究所期間也會沒收入,所以比起直接工作,兩個選擇在對於財務上還是有不小的差別。
短期上來看,兩個選擇有財務上的差別,但長期呢? 這是當時我在思考的問題。假如多去讀碩士學位,對於長遠來說影響比起沒有會很大嗎? 可能有些職業會有,但對做應用程式的全端開發軟體工程師這個職業來說,基本上沒有差別。這點也在我實際待了荷蘭與德國的公司後有驗證到,碩士學歷在那邊,對於全端工程師真的不是太重要。
既然短期兩個選項有差,但長期沒差,那對我來說選短期我偏好的,是更合理的選擇。當時我想的是,反正先試試看,假如工作都沒申請上,那還是可以再開啟申請研究所這個選項。而幸運的是,我有順利直接在台灣,遠端申請、遠端面試,然後直接找到歐洲的工作。有興趣了解當時求職的人,可參考之前我寫過的這篇文章 [連結]。
我是在 2021 年找到歐洲工作,當時是軟體業大爆發的一段時期,各家公司都大舉招募,所以可能當時這樣比較好找也有關。不過在經過 2023 年的裁員潮後,到了年底的今天,其實可以看到各大廠招人正在復甦,舉例來說,最近 Google、Amazon 與 Microsoft 等都開始重新招實習生與新鮮人。
假如針對歐洲來討論,目前歐洲的藍卡政策看起來比先前更寬鬆,對 IT 與軟體產業還有其他特別更寬鬆的調整,讓申請工作簽證變得更加容易 (估計是因為當地找不到人,所以才開放寬,藉此吸引來自全球的人才)。有興趣了解更多的可以參考這個新聞 [連結]。
我自己是文組轉職軟體工程師,只有大學的學歷。找到歐洲工作前有約三年非軟體工程師經驗,加上一年半軟體工程師經驗。基本上這個條件,荷蘭、德國、英國的公司,都是願意幫忙辦理工作簽證,以及協助搬家補助。
因此,如果你正在考慮去歐洲,在思考要透過留學途徑,或者直接找工作的方式,我覺得以軟體工程師的職業來說,相對比較容易評估。假如你想讓自己放一到兩年假,重新回到學生的身份,那回去讀個書挺不錯的;假如你跟我一樣比較偏好透過從工作中學習與成長,我認為是可以放手先申請 (畢竟歐洲的工作生活平衡真的很好,就算在職還是能好好照顧生活,也很多假可以放長假)。
順帶一提,找歐洲工作有個好處是,不用裸辭找工作。台灣的晚上是歐洲的下午,基本上他們很少面試是排早上,都是排當地下午,意即排在台灣的晚上;所以我當時都是台灣的下班後,晚上透過視訊方式遠端面試。這讓我一天假都沒請,在職完成面試與拿到工作 offer。
另外,假如拿到願意辦理簽證與支持搬家的工作,基本上該有的補助都會有。可以參考這篇我搬去新加坡時寫的文章 [連結],之前拿到歐洲工作開出的條件也都差不多。假如關於找歐洲或找新加坡工作有相關問題,也可以留言讓我知道,之後可以再寫內容與大家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