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有效主持會議、高效帶技術討論?
2025年8月6日
在上一期的《成為高效工程師》主題文中,我們談了工程師要如何高效率開會、避免無效會議?;在這一期的主題文中,我們會延續「會議負責人」這個角度來談,如何有效主持會議、高效帶技術討論?
除了 《 如何高效率開會、避免無效會議? 》一文中提到的不同會議可以進行的方式;想要讓會議有效,善用一些會議主持技巧,會幫助很大。具體來說,在這期主題文,我們會談主持會議時要具備的思維,以及具體在主持會議時,可以如何更有效帶好討論。
身為會議負責人應該要有的思維
在《 如何高效率開會、避免無效會議? 》一文中,我們有談到開會時推薦要做的準備,但是在這些準備之餘,搭配對應的思維也很重要。以下談兩點是我們過去在會議中,自己曾經犯過的思維問題,以及推薦如何調整。
確保參加的人不會浪費時間
第一個思維問題是「不敢主動把人從會議名單中移除」。相信多數人職涯中,或多或少遇過覺得自己參加了一個浪費自己時間的會議;或者是在某個會議中,發現許多人走神做自己的事,沒有真的把心思投入在會議上。這種都是很典型的「某個人不該在某個會議中,但還是被邀進會議」的表徵。
Meta 技術長 Andrew Bosworth 寫過一篇《Time > Money》,談到時間珍貴且重要性,但是人們經常不善待自己的時間;多數人不會輕易借錢給別人,卻很常輕易地答應參加某場對自己沒幫助的會議,浪費了自己寶貴的時間。
他進一步說,召開會議的人該負擔極大的責任,來確保參加會議的人,真的應該在會議當中。如果是不相關,或者對會議沒貢獻的人,會議的負責人應該毫不猶豫地把這些人從名單中移除。與此同時,如果參加的人認為自己有更重要的事,會議負責人也要營造讓對方能夠自由決定不參加的氛圍,不該讓對方因為不參加會議而感到有壓力或不愉快。
一個簡單能做判斷的方法,是邀請某個人進到會議中,參加的人是否會全神貫注投入,還是會開始做其他事、用手機。假如會有這些行為,代表該會議對那個人來說可能不夠有價值,不值得花費該人的時間。
Andrew Bosworth 的觀點非常精闢,身為會議的負責人,推薦大家在開會前先快速篩過一遍,確保所有的與會者,真的都需要把他們寶貴的時間花在該會議上。不要對於「把人移除」有疑慮,而是要把「移除」當成讓對方能把時間花在更該花的事上,是為對方好。
「引導者」的思維
第二個思維的問題是「認為身為會議負責人,就應該要主導會議」。假如某一個會議是資訊同步型的會議,由特定的人來主導分享資訊,這種做法沒有問題。然而,假如會議是屬於發想型、決策型的會議,由特定人主導會議,往往會得到比較差的結果。
比起主導,更推薦用「引導 facilitate」的方式來進行。所謂的引導,最重要的任務是把參與者最好的一面、最深刻的洞見給引出來。換句話說,身為會議負責人,比起自己說話大聲,應該把重點放在讓每個人都能安心地大聲表達自己的意見。比起自己講出讓人覺得聰明的想法,應該把重點放在讓每個人能夠把自己最好的點子拋出來。
因此,推薦身為會議負責人,在進到會議前,要先有「我今天的任務是確保每個人都能在會議中有最好的貢獻」的自我建設,這樣才能確保會議是最有效進行的。
閱讀更多
以上是身為會議負責人應該要有的思維,在 E+ 成長計畫中,我們有更深入的主題文,來談在會議時,可以如何具體帶討論。對更深入了解這個主題,以及其他前後端開發、軟體工程主題感興趣的讀者,歡迎加入 E+ 成長計畫一起成長 (連結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