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期準備履歷的要點:透過 3 個面向累積

2025年9月4日

💎 加入 E+ 成長計畫 與超過 750+ 位工程師一同在社群成長,並獲得更多深度的軟體前後端學習資源

過去我們在協助讀者修改履歷時,經常遇到一個狀況是,在了解完履歷的撰寫要點後,讀者發現自己缺乏可以寫的內容。從這個現象可以看到,履歷不只是找工作時才寫,而是在開始求職前,就要有長期的累積。

累積成果與影響力

從痛點出發,先去發掘問題的根本,再回推要怎麼解決。這能避免做了事情,但是寫不出解決問題帶來的成果。舉例來說,假如部署時的步驟太繁瑣是痛點,在做之前要去設定想減少多少耗費在部署的時間,這樣達成目標後,自然會能夠有成果可以寫。

前端常見的成果累積包含:

  • 提升應用程式效能
  • 提升測試覆蓋率
  • 提升穩定性 (減少 bug、減少 JS errors)
  • 改善使用體驗 (例如處理過多裝置、多環境的問題)
  • 產品拓展國際化 (處理 i18n 的經驗)
  • 提升流程效率 (例如建置 CI/CD)
  • 提升開發效率 (例如建制元件庫,讓團隊可以重複利用)
  • 提升安全性

後端常見的成果累積包含:

  • 效能優化
  • 可用性 (availability) 達到幾個 9
  • 成本降低
  • 重構來提升可維護性
  • 穩定性提升 (減少錯誤率)
  • 測試覆蓋率
  • 提升流程效率 (例如建置 CI/CD)
  • 提升安全性

累積技術能力關鍵字

要能通過履歷關卡,在履歷上是否有相符合的關鍵字,會是非常重要的。我們推薦在長期有意識地去累積那些你理想工作需要的關鍵字。

舉例來說,前端除了最基本的 HTML、可能需要有微前端 (micro-frontend)、BFF (backend-for-frontend)、建構工具 (build tools)、CI/CD 建置等經驗。假如你目前還沒有這些相關經歷,就要有意識去累積。

同樣地,對於後端來說,除了基本的 API、資料庫外,可能還需要有雲端工具 (AWS/GCP/Azure)、Message Queue、Elastic Search、Kubernetes 等經驗。所以假如你還沒辦法在履歷上寫那些,就要透過工作或個人專案,有意識地去累積。

以上這些是列舉,更推薦大家可以直接去找自己目標的職缺,然後看這些職缺的描述 (JD) 中,有什麼自己目前還缺的技術能力,然後有意識地主動去培養起來

累積軟實力關鍵字

軟體工程師的工作日常,除了技術面,也需要許多軟實力,這包含溝通、領導、跨團隊協作等能力。要在履歷上體現軟實力,也需要長期累積。

常見的軟實力包含在工作的地方:

  • 主動分享新技術、新趨勢
  • 主動舉辦讀書會擔任導讀的人
  • 主動去協助新同事,或者社群中新加入的人,累積具體 mentorship 經驗
  • 主動去導入某個流程優化
  • 具體帶團隊的經驗
  • 跨團隊、跨部門協作 (例如跟產品、設計等不同部門協作) 與領導
  • 解決某個團隊上的衝突

總結

假如目前履歷上還沒辦法寫出這些。推薦在工作上要有意識累積。假如一季累積一個,一年也可以累積出四個亮點經歷,這樣放在履歷上,就很足夠了!

🧵 如果你想收到最即時的內容更新,可以在 FacebookInstagram 上追蹤我們